央广网呼和浩特1月14日消息(记者邵玉琴)谈及牧区生活,你会联想到怎样的场景,是手握长鞭、骑马放羊,还是住着毛毡房,赶着勒勒车,逐水草而居?

1月1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协副主席安青梅生动地向记者还原了新时代下内蒙古草原牧区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画面。
从传统放牧到“智慧牧场”
“草原人民早已告别了油灯粪火,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延伸到草原深处;牧民手中的粪叉镰刀被叉车、捆打一体机等现代化牧业机械替代;牧民不再挥舞马鞭放牧,而是手握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家家牧户设有饲草料智能化‘中央厨房’,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配制出科学营养的‘营养大餐’。”安青梅说。
内蒙古草原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天然牧场”。

近年来,作为基层干部的安青梅,目睹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以下简称“鄂温克旗”)牧区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精准施策带来的变化。
“从实施精准扶贫到实现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鄂温克旗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理念思维、能力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农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谈及家乡牧区的变化,安青梅倍感欣慰。